所长自己冲了,历史最佳,长期确定性和赔率都极高的方向_科技_行业_创新
“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880篇原创文章”
在此前的很多文章中,所长都在强调一个事实——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。
事实上,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发展到一个怎样的程度,几乎只与一个指标强相关—科技的发展程度。下图是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从公元0年到2015年的人均GDP水平,不难发现,主要国家在公元1700年左右的人均GDP几乎没有差别,也基本没有任何增长,大家都是一条波澜不惊的水平线。
而在公元1700年后,这一切便开始发生了变化,这背后的核心原因便在于1763年爆发的工业革命,工业化从英国开始扩散到整个西欧,再到美国和日本,正是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,所有国家的生产效率都开始提升,人均GDP也都开始大幅度增长,也是自这以后全球人口才开始爆发式增长。
在前不久木头姐轰动全球的一份研报中,她甚至觉得都不需要太久,到2030年前后,AI就可以驱动全球经济的增速翻一倍多达到7.3%,而1900-2024年间,全球经济的复合增速才3%而已。
展开剩余84%西方世界之所以领先世界500年之久,靠的也不是别的,正是科技的不断进步。
海对岸的美国用其多年历史表明,以创新为主导的纳斯达克长期收益率远远高于以标普500(下图蓝色线为标普500)为代表的主板。
目前,全球市值最高的一批企业也是苹果、亚马逊、Google、微软这些科技企业。我们看下图,近10年来,全球市值规模最大、增速最快的两大行业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,都是靠科技创新驱动的行业,增速放缓甚至为负的行业也都是同科技进步不太沾边的行业,比如能源、金融、必须消费、原材料。
资料来源:iFinD
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的每一轮牛市基本都是科技牛市,几乎每一次市场的热点都跟各种科技有关,像2015直接就是创业板大牛市,2020的创新药、2021的新能源,近期虽然不是什么大牛市,但是半导体、AI、创新药这些轮动的热点板块也都直接和科技挂钩。
毕竟无科技,不成长。
01价值事务所
驱动成长的核心引擎是散户地狱战场
可惜投资大科技行业的难度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地狱级的。
典型如光伏行业,其龙头从无锡尚德到赛维到汉能集团到现在的隆基,可以说城头大王旗变幻不停,每一个龙头的地位都很难维持。这背后的核心原因在于技术周期迭代,从早年的多晶硅到汉能薄膜的短暂辉煌,再到隆基绿能单晶硅的崛起,当然单晶硅到底能不能笑到最后也还是个未解之谜。技术一直在变化,而且迭代的周期越来越短,每一轮技术变革都意味着旧产能的彻底贬值,过去的产能优势秒秒钟就会变成产能包袱。
总之,各种技术迭代的速度让普通投资者根本就来不及反应,甚至能不能搞清楚其实都是个问题。
至于芯片行业,就更是如此了。芯片的技术迭代比光伏还要快,摩尔定律看似很伟大,芯片上能容纳的元器件数量每18个月就可以翻一倍,相应地设备性能就能翻一倍,终端用户用不了多久就能用上更好的产品。
但对于里面的企业实际上是灾难性的,必须一直跟着摩尔定律的速度研发产品,一旦发展跟不上摩尔定律,就会直接掉队,而要一直跟上摩尔定律其实是一件极难的事情。看看当年的英特尔多么风光,现如今的英特尔又多么落寞?
创新药领域同样如此,前不久《价值事务所》刚发布的文章就讲得很清楚,很多创新药企业都很有特色,很值得看好,但是这个行业变动太大了,前浪很快就会被拍死在沙滩上。
2022年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刚创下全国最大对外授权交易额的纪录,仅仅两年多一点,现如今连前五都排不进去,而且很快三生制药的同类产品就以更高的疗效取而代之,在三生公布总金额430亿的天价交易次日,创新药企业几乎全部都疯涨,只有康方在跌。
创新药行业和几乎所有的大科技行业一样,属于高风险高回报,需要长期大量的投入,一旦研发失败或者竞争对手推出更优的产品,那么所有投入基本都将付诸东流。
所以,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,科技行业的高收益其实往往都是些彩虹泡泡,可望而不可及,甚至别说不可及了,本金不大幅缩水都算是万幸。
02价值事务所
一个超级大利好
那该怎么办呢?这么大的难度,我们普通人有没有好的办法参与其中呢?
不仅有,而且很简单,最好的办法其实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,头部的机构往往拥有数百人的行研团队,能够深入跟踪技术路线、产能布局、客户需求等细节,像所长平时写文章的资料大多都来自机构的调研纪要以及研报,另外,由于专业机构资金量大,还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少数企业的风险。
不过这还不够,因为投资的行业技术迭代越频繁意味着对管理人的要求越高,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,还必须有责任心,真正把客户的钱当自己的钱来管理。刚好近期监管层开始推动基金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新型模式,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。
中国证监会2025年5月7日印发通知,“推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创新发展。积极支持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创新发展,研究推出更多与基金业绩挂钩、投资者回报绑定、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。”
这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其实是一个大利好,因为在这种新模式下,基金经理的薪酬会与投资者回报直接挂钩,真正实现“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”。
03价值事务所
风险共担下的新产品
近期,易方达响应这一号召发布了“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型基金”,其管理费就与持有期限、业绩表现直接挂钩。而拟任这个产品的基金经理刘健维也是个大神,他的代表作易方达科融和易方达科讯,想必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,毕竟这两款产品的历史业绩都可以说非常惊艳。
其中,易方达科融自刘健维2020年6月6日任职以来累计回报高达92.84%,年化14.25%,wind排名12/1019,超越98%同类。值得一提的是,过去各阶段( 6个月、 1/2/3/5年)均跑赢业绩基准,获得7家评价机构一致五星评级。
仔细看他任职以来易方达科融的持仓表现,不难发现,2020-2021年先是通过精准布局新能源、科技等赛道,实现组合高弹性收益;又在2022-2023市场下行的逆周期通过动态调仓和行业分散有效控制回撤,相比市场其他同行,他的产品展现出一定抗跌性;2024又前瞻性地布局半导体、AI算力,从而取得不错收益。
刘健维的风格应该说是非常适合大科技的。观察他管理产品的历史仓位情况,前十大企业的集中度不高,最新季度仅约27%,整体企业配置比例比较分散,但对于确定性高些的会给予大一点的权重配置。然后每季度前十大的调仓动作都很明显,整体换手率较高,比较灵活。
难得的是,刘健维不仅在业绩上证明了自己,同时也非常注重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,整体投研思路都会在季报中写得清清楚楚,让人完全了解他的每个动作是为什么,让大家看得清楚、拿得住,相比绝大多数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,这实属难得。
现在刘健维又要操刀“易方达成长进取混合型基金”这款全新的费率产品,作为市场上少有的管理费同业绩表现直接挂钩的产品,基金经理的利益跟产品业绩表现息息相关,本来就非常负责任的基金经理会有多上心完全无需赘述。
发布于:北京市